加强构建数字水务管理体系,详析智慧水务数字化转型下的挑战

发布日期:2024-06-17 浏览次数:作者:小编

依据《中国水务行业蓝皮书》的分析,我国坐拥全球第六的水资源总量,占据全球水资源的6.1%份额。然而,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水资源持有量仅达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凸显出水资源的相对紧张状态。与此同时,我国智慧水务平台管理行业正处在一个积极探索并稳步增长的时期。据统计,到2023年,中国智慧水务平台市场的规模已达到251亿元人民币,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在智慧水管理领域的深层次应用,预示着这一市场的持续扩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水务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四大核心挑战:

一、业务洞察能力待加强

传统水务企业在向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普遍缺乏自主构建数字平台的能力,高度依赖外部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持。正面效应在于,这些科技企业凭借深厚的平台建设和实施经验,能设计出更为精准且实用的解决方案,不仅交付智慧水务平台成品,还传递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理念,有力促进传统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数字化改革的深化。然而,问题同样显著:

1、传统水企偏重稳健与可靠性,对数字化认识有限,与科技公司追求创新与效率的数据驱动管理模式形成观念冲突,合作中易产生摩擦。

2、科技公司对水务业务的精髓把握不足,可能导致开发的智慧平台与实战脱节,未能充分赋能传统企业;同时,水企人员的数据化能力亟需提升。 为此,水企应强化数据化认知,积极引入并培养数字化人才,并进行针对性培训。科技公司亦需深化对水务业务的理解,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共促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智慧水务平台

二、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滞后

构建智慧水务平台体系,既需高屋建瓴的信息控制系统作为“软实力”,也离不开“硬实力”——智能化设备在业务实践中的坚实支撑。这里的“硬实力”指的是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它们依托广泛的智能硬件集成,旨在消除数据孤立与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直观展现。智能硬件在智慧水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但针对特定水管理应用场景的定制化需求,使得直接套用其他行业的方案变得不可行。因此,“硬件智能化”成为当前智慧水管理发展中的短板,也是整个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障碍。

三、标准化框架不完善 

我国智慧水务平台的研发启程较迟,且在顶层规划方面存在空白。标准研究的滞后性,致使众多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部署阶段缺乏一致的标准与规范框架,不同系统间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上,还反映在数据格式标准化、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细节层面。缺乏统一标准的指引,水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信息技术的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

我国的标准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国家标准更专注于基础通用领域,行业标准则侧重于强化政府职能履行,地方标准则更注重体现地域特性。至2022年末,已有超过7.8万项行业标准登记备案;地方标准约6.2万项;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接近4.9万项;企业标准则高达260余万项。

然而,针对水管理数字化的具体标准依然匮乏,亟需构建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为应对智慧水务标准缺失、滞后及重叠等问题,未来需进行系统性整理,全局规划,并持续迭代各级各类别的标准,以指导智慧水务的合规、有序建设。各地水管理部门、水企、高等院校及水管理开发制造商等利益相关方应主动参与到智慧水务标准体系的构建中,共创既先进又适用的数字水管理标准体系,引领智慧水务建设走向全面规范化的新阶段。

智慧水务平台

四、创新发展难题

智慧水务正引领水行业的变革,但同时也对运营模式、认知模式、技术创新等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供水排水运营模式改造难度大,业务流程与数字化转型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业务结构的重塑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仍是一项艰巨任务;数字化转型要求打破业务与组织之间的界限,推动水行业实现全方位、全链条、全业态的数字化转型,这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先进管理理念、给排水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不够深入,多元化、多层次的技术支撑体系尚未成熟,技术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精确把握智慧水务发展中的水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合理利用数字技术,使其与水企的基础建设、运营活动和商业模式深度整合,及时总结智慧水务建设的经验与实践,对于在新的行业格局下构建数字水务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面对顶层规划缺失、各方协作度不高、业务引导效能不足、监测数据质量不稳定、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管理分散化等问题,必须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明确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效,以探索水务管理运营的新模式,增强智慧水务平台管理水平,最终促成从经验型管理模式向高效智慧服务模式的转型。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