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治水脉·共治新城—泉州开发区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赋能全域营商生态

发布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作者:小编

       在泉州开发区,一场以“智治”破局、以“共治”聚力的变革正悄然生发,重塑着营商环境的基因密码。聚力破冰突围,泉州开发区建设同网共治平台,加快数字生态和共治交响融合,以数字化之刃劈开传统治理桎梏,以服务为桥接线,搭建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构建起“一网统管、一站通办、多元联动”的全要素融合智慧生态。

1、智慧平台 织就“一张网”

       当数据流动打破部门壁垒,治理便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走进泉州开发区社会治理中心,巨幅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更新的企业用电量、污水处理指标、安全生产预警等信息,17个职能部门的数据在此交汇,织成一张全域感知的“数字神经网络”,构建起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以前,环保部门不知企业能耗,安监系统不接消防数据,部门间像“盲人摸象”。为改变这种现象,泉州开发区引入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打造“同网共治信息化平台”,将党建、安监、环保等系统数据全量归集,并创新“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动态更新机制,打造“全要素导入、全闭环办理、全流程监督”的智慧治理体系。

       用电量、用水量等经济指标实时监测,“一标三实”信息动态更新,企业诉求从“多头跑”变为“一键达”。在全闭环的管理中,企业诉求“一体化”调度,实时接入同网共治信息化平台,由综治中心统一派发给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办理,平台对诉求件的“上报、转派、接收、处理、反馈、办结”处理全过程留痕,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诉求件进度,对重点事件进行标记和督办,督办内容直接发送至责任单位,实现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2、集成改革 架起“连心桥”

       如果说数字筑基是“硬支撑”,那么服务集成则是“软实力”。从“多头跑”变“一门办”,泉州开发区致力整合服务资源和各方力量,将服务链条拓展到平台之外,以“减法”思维做优服务“加法”。

       减法思维,做优审批办事“高速路”。设立帮办代办处,5个部门16大项35小项业务,实行专区、专人、专业化审批和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和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未办成事”即时反馈制度,以问题倒逼流程优化,实现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破题”转型,切实降低企业群众办事门槛与时间成本。

       加法逻辑,构建便民“生活圈”。打造“10分钟就业服务圈”,组建招工专班推行企业用工清单化、个性化帮扶,常态化实施岗位供需精准匹配。同时,设立就业驿站,集成政策咨询、需求对接、技能培训及困难援助等全链条服务,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效能提升“加速度”;构建“15分钟便民圈”,青创空间、近邻会客厅等30余个载体星罗棋布,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服务“菜单式”供给,便民服务“一站式”提供。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营商环境如水,企业如鱼。泉州开发区以数字之智疏通“堵点”,以服务之暖融化“难点”,以共治之力激活“燃点”,让这片创业热土既留得住“候鸟”,更育得出“鲲鹏”。

(本文转载于泉州晚报)

相关文章推荐